设为首页|收藏|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
 
新闻动态

白中科教授参加第27个全国土地日-“土地国情国策进校园”科普活动

发布时间:2017-06-30 12:53文章来源:中国土地学会 打印

2017626日,中国土地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白中科教授,来到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,给全校400多名中学生,进行了第27个全国土地日----“土地国情国策进校园”科普活动。

他回顾了本人27岁时第一个土地日到54岁第27个土地日的宣传主题“土地与国情”、 “土地与改革”、“土地与经济”、“土地与市场”、“土地与法制”、“土地与发展”、“土地与国家”、“土地与未来”……“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”的内涵;

他从中国国土的先天脆弱性,以及我们要在这比世界海拨高度均值高1.8倍的土地上,以不到世界9%的耕地养育约占世界1/5的人口、并从国际上郑重回答中国人不仅能养活中国人、而且也能养好中国人的这个世界奇迹的角度,给中学生讲述了为什么我们要一次又一次在不停地呐喊:十分珍惜、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;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;严格土地执法,规范土地市场;寸土寸金总关国计,一垄一亩承载民生;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;严格保护基本农田,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;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;破坏耕地就是犯罪等宣传口号的重要意义。

他从岩石经过风化成土的千年过程,把生命从海洋迎接到陆上、创造了地球生命的新天地、把一颗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、让荒芜的原野长满庄稼、哺育了地球上代代相传的人群、演绎世代文明的角度,与中学生们共同探讨了“神奇的土壤”。

讲完后,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给白教授提了八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:我小时候在村里经常乱挖土地、乱踩庄稼,还把蚯蚓弄出来玩,那我们应如何保护耕地?如何发挥土地、土壤的最大价值?如果乱砍乱伐森林植被,土壤还能活多少年?如果对其保护,土壤还能用多少年?沙漠如何能变成绿洲?使用农药会污染土地,不打农药又会降低产量,如何解决?土地无法满足人类需求时,会有人造土地吗?如何造?污染土地能不能自我修复?靠什么方法修复?如何能够提高作物产量?

白中科教授从专业角度,一一做了深入浅出的回答,极大地激发了中学生亲近自然、热爱科学的兴趣,理解了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,以及习近平主席为什么提出:人的命脉在田、田的命脉在水、水的命脉在山、山的命脉在土、土的命脉在树这一“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”的意义。

本次活动由国土资源部宣教中心和中国地质出版社组织。

相关文档
 
通知公告
网站导航
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土勘测规划网

主办:中国土地学会 技术支撑和协办: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

Copyright:emoji:1999-2013 All Rights Reserved 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

备案序号:京ICP备20024755号-1  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,分辨率1024*768